木质柱状活性炭是以优质木材(如杉木、松木、椰壳等)为原料,经粉碎、成型(挤压成柱状)、炭化、活化等工艺制成的柱状颗粒活性炭,具有孔隙结构发达、机械强度高、吸附性能稳定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、水质净化、溶剂回收等场景。

1. 装填规范(保证接触效率)
均匀装填:分层装填(每层高度≤50cm),轻敲容器壁使炭层密实(避免空隙 —— 气体 / 液体短路,未充分吸附),但禁止用力压实(会破坏孔隙)。
上下过滤层:顶部铺 5-10cm 石英砂(防止炭粒被气流 / 水流带出),底部铺滤网(拦截杂质,避免堵塞炭层)。
适配容器:装填量为容器体积的 70%-80%(预留膨胀空间,尤其湿润环境下 —— 炭吸水会轻微膨胀)。
2. 运行参数控制(提升吸附效率)
流速控制:
气体处理:空塔流速 1-2m/s(流速过快 —— 接触时间不足,吸附不充分;过慢 —— 效率低);
液体处理:滤速 5-10m/h(流速过高 —— 炭层被冲刷,易破碎;过低 —— 处理量不足)。
温度与湿度:
气体吸附:最佳温度 20-40℃(高温会降低吸附能力,如超过 60℃需降温);湿度≤70%(湿度过高 —— 水汽占据孔隙,吸附量下降)。
3. 更换与再生(延长使用寿命)
更换时机:通过出口浓度判断(如废气处理,出口污染物浓度达到进口的 10% 时更换),或按运行时间(一般 3-6 个月,视污染物浓度)。
再生方法:
热再生(主流):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 800℃,挥发吸附质(再生后性能恢复 80% 以上,可重复 3-5 次);
蒸汽再生(适用于溶剂回收):用 120℃饱和蒸汽吹扫,脱附有机物(再生效率 70%-80%)。
废弃处理:饱和炭若吸附有毒物质(如重金属、有机溶剂),需按危废处理(不可随意丢弃);吸附无害物质(如异味)可填埋或焚烧(作为燃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