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状活性炭是以优质煤、椰壳、木屑为原料,经破碎、炭化、活化等工艺制成的黑色圆柱形颗粒,属于活性炭的一种。那么,在鉴别
柱状活性炭的优势与优劣,可从外观、物理性能、吸附性能、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五个方面综合判断,具体如下:

一、外观与形态
颗粒形状与大小:优质柱状活性炭颗粒粗细均匀,表面光滑,无裂缝或凹凸不平,且颗粒直径通常在0.42-0.85毫米之间。这种规格既保证了吸附性能,又避免了粉尘污染。劣质产品则可能颗粒大小不一,表面粗糙,甚至存在明显碎末。
颜色与光泽:优质柱状活性炭颜色墨黑,表面有光泽,这是由于其内部孔隙发达,炭化与活化工艺到位。劣质产品则可能颜色偏灰,甚至带有锈色,表明其原料或工艺存在缺陷。
二、物理性能
密度与重量:优质柱状活性炭因内部孔隙发达,密度相对较小,手感较轻。在等重量包装情况下,体积更大。劣质产品则可能因杂质较多或孔隙不发达而密度较大,手感较重。
颗粒强度:优质柱状活性炭质地坚硬,不易破碎。用手轻捏时,不会产生大量碎屑。劣质产品则可能一捏即碎,产生大量粉尘,不仅影响使用效果,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。
三、吸附性能
碘吸附值:碘吸附值是衡量柱状活性炭对液体物质吸附能力的重要指标。优质产品的碘吸附值通常在800mg/g以上,表明其对小分子物质具有强吸附能力。劣质产品的碘吸附值则可能较低,吸附效果不佳。
亚甲蓝吸附值:亚甲蓝吸附值反映柱状活性炭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。优质产品的亚甲蓝吸附值较高,表明其对有机物、色素等具有强脱色能力。劣质产品的亚甲蓝吸附值则可能较低,脱色效果有限。
四氯化碳吸附值(CTC):CTC值代表柱状活性炭对气体物质的吸附能力。优质产品的CTC值较高,表明其对挥发性有机物、有害气体等具有强吸附能力。劣质产品的CTC值则可能较低,气体净化效果不佳。
入水实验:将一小把柱状活性炭放入水中,优质产品会缓慢下沉,同时产生大量细小气泡,且气泡持续时间长。劣质产品则可能即刻下沉,气泡大但不连续,持续时间短。
四、化学成分
灰分含量:灰分是柱状活性炭在高温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质。优质产品的灰分含量较低,通常在6-10%之间,表明其原料纯净,杂质少。劣质产品的灰分含量则可能较高,影响吸附性能。
水分含量:水分含量过高会占据柱状活性炭的孔隙,降低其吸附效率。优质产品的水分含量通常在3-10%之间,且经过严格干燥处理。劣质产品的水分含量则可能较高,甚至存在潮湿现象。
五、生产工艺
原料选择:优质柱状活性炭通常选用优质无烟煤或烟煤为原料,经过严格筛选和处理,确保原料质量。劣质产品则可能使用劣质煤或回收煤为原料,杂质多,吸附性能差。
炭化与活化工艺:优质柱状活性炭经过高温炭化和活化处理,形成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。劣质产品则可能炭化或活化不完全,孔隙结构不发达,吸附性能有限。
后处理工艺:优质柱状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会经过除尘、筛分等后处理工艺,确保产品纯净度和颗粒均匀性。劣质产品则可能省略这些步骤,导致产品粉尘多、颗粒不均。